• 回到顶部
  • 0755-82221901
  • E+H专家
  • 加微信询价

搜索

仪器仪表过程连接的材质类型

网站首页    技术支持    技术百科    仪器仪表过程连接的材质类型
 

仪器仪表过程连接材质类型

一、金属材质(最常用)

1碳钢(Carbon Steel)

典型牌号:

美国:ASTM A105(常温用)、A350 LF2(低温用)

欧洲:EN 10222-2 P235GH、P265GH

中国:GB/T 699 20#钢、GB/T 3077 45#钢

日本:JIS S20C、S35C

性能特点:强度高、成本低,但耐腐蚀性差(易生锈),需表面处理(镀锌、涂漆)。

适用温度:-30℃ ~ 450℃(随碳含量和热处理变化)。

应用场景:普通工业管道(水、空气、蒸汽),压力等级 Class 150Class 600(PN10~PN40)。

标准规范:ASME SA-105、EN 10222-2、GB/T 12459(碳钢对焊管件)。

2、不锈钢(Stainless Steel)

(1)奥氏体不锈钢(最常用)

典型牌号:

304(0Cr18Ni9,美国 ASTM A351 CF8):耐普通腐蚀,无磁性,易焊接。

316(0Cr17Ni12Mo2,ASTM A351 CF8M):含钼,耐氯离子(如海水、盐溶液)。

316L(低碳版,碳≤0.03%,ASTM A351 CF3M):焊接后抗晶间腐蚀更强。

317L(更高钼含量,耐强腐蚀,如硫酸、磷酸)。

欧洲:EN 1.4301(304)、1.4404(316L);中国:GB/T 24511 06Cr19Ni10(304)。

性能特点:耐腐蚀性优异,耐高温(304≤800℃316≤1200℃),无磁性,易加工。

应用场景:化工、食品、制药(316L/317L)、海水处理(316)、高温蒸汽(304)。

标准规范:ASME SA-351、EN 10088-3、GB/T 12771(不锈钢卡压式管件)。

(2)双相不锈钢(Duplex Stainless Steel)

典型牌号:

2205(UNS S32205,ASTM A890 Gr.4A):高强度、耐点蚀(耐氯离子能力优于 316)。

2507(超级双相钢,UNS S32750):适用于极端腐蚀(如海水、含硫化氢介质)。

性能特点:强度是奥氏体不锈钢的 2 倍,耐应力腐蚀开裂(SCC),但加工难度高。

应用场景:海洋工程、石油化工(含高浓度 Cl⁻、H₂S 的介质)。

标准规范:ASTM A890、EN 10213-6、GB/T 20878(双相钢牌号)。

3、铜及铜合金(Copper & Copper Alloys)

典型材质:

纯铜(紫铜,Cu≥99.9%):导热性好,易成型,耐低温(-200℃),但强度低。

黄铜(Cu-Zn合金,如H62、H68):强度高于纯铜,耐大气腐蚀,用于低压管道。

青铜(Cu-Sn合金如QSn6.5-0.1):耐磨、耐海水腐蚀,用于船用仪表。

应用场景:低温仪表(如LNG项目)、气体采样管路、仪表气源管(黄铜卡套接头)。

标准规范:ASTM B88(铜水管)、GB/T 1527(铜及铜合金拉制管)。

4. 铝及铝合金(Aluminum & Aluminum Alloys)

典型牌号:

纯铝(1060、1100):质轻、导热好,耐大气腐蚀,但强度低。

铝合金(6061、6063):添加 Mg、Si,强度高,用于轻量化设备。

应用场景:航空航天仪表、低温设备(液氢、液氮)、耐腐蚀但压力较低的场合。

标准规范:ASTM B221(铝及铝合金挤压管)、GB/T 4437.1(铝及铝合金热挤压管)。

5、镍基合金(Nickel-Based Alloys)

典型牌号:

蒙乃尔(Monel 400,Ni-Cu 合金):耐氢氟酸、海水,耐高温(≤815℃)。

哈氏合金(Hastelloy C-276,Ni-Cr-Mo 合金):耐强腐蚀(如浓盐酸、硫酸、王水),耐高温(1200℃)。

因科镍(Inconel 625,Ni-Cr-Mo-Cb合金):耐高温氧化和腐蚀,用于高温高压环境。

应用场景:化工(浓酸、碱)、核电(高温高压水)、航空(高温部件)。

标准规范:ASTM B564(镍基合金锻件)、GB/T 15007(耐蚀合金牌号)。

6、钛及钛合金(Titanium & Titanium Alloys)

典型牌号:

纯钛(TA1、TA2,ASTM B338 Gr.1/Gr.2):密度小(4.5g/cm³),耐海水、氯离子、硝酸腐蚀。

钛合金(TC4,Ti-6Al-4V):高强度、耐高温(≤600℃),用于航空航天。

性能特点:比强度高(强度/密度),耐腐蚀性接近不锈钢,但成本高(约为316L的35倍)。

应用场景:海洋工程、化工(含 Cl⁻介质)、航空仪表。

标准规范:ASTM B338(钛无缝管)、GB/T 3624(钛及钛合金无缝管)。

二、非金属材质(耐腐蚀、绝缘、轻量化)

1塑料(Plastics)

聚乙烯(PE):耐水、弱酸,用于低压水管(如仪表取样管),符合 FDA 标准(食品级)。

聚丙烯(PP):耐酸碱(除强氧化剂),耐温≤90℃,常见于化工管道(法兰:PP-H、PP-B)。

聚氯乙烯(PVC):耐一般腐蚀,成本低,但不耐温(≤60℃),用于给排水、低压气体。

聚偏二氟乙烯(PVDF):耐强腐蚀(如王水、氢氟酸),耐温-40℃150℃,用于半导体、锂电行业。

聚苯硫醚(PPS):耐高温(200℃)、耐化学性,用于高温腐蚀环境的仪表接头。

标准规范:ASTM D1785(PVC管)、GB/T 18742(PP-R管)、ISO 161-1(塑料管道系统)。

2、橡胶(Rubber)

丁腈橡胶(NBR):耐油(如液压油、润滑油),用于O型圈、密封垫片。

氟橡胶(FKM):耐温(-20℃200℃)、耐化学性(含酸、溶剂),用于高温腐蚀密封。

硅橡胶(VMQ):耐低温(-60℃)、耐候性好,用于食品、医药设备密封(符合 FDA)。

应用场景:仪表接头密封件、软管(如硅胶管、丁腈橡胶管)。

标准规范:ASTM D2000(橡胶制品分类)、GB/T 5720(O型圈试验方法)。

3、陶瓷(Ceramic)

氧化铝陶瓷(Al₂O₃):耐高温(1600℃)、耐腐蚀(除氢氟酸),绝缘性好,用于高温传感器连接。

碳化硅陶瓷(SiC):高强度、高导热,用于高压耐磨环境(如浆料管道仪表)。

应用场景:高温、强腐蚀、高绝缘要求的特殊仪表(如热电偶保护套管)。

标准规范:ISO 6872(陶瓷材料机械性能标准)、GB/T 5593(电子元器件结构陶瓷材料)。

4石墨(Graphite)

纯石墨:耐高温(3000℃以上)、耐化学性(除强氧化性酸),用于高温密封垫片(如柔性石墨垫)。

浸渍石墨:树脂浸渍后强度提升,用于腐蚀性液体管道的仪表连接。

标准规范:ASTM D5656(柔性石墨材料试验方法)、GB/T 30747(柔性石墨密封材料)。

三、特殊合金与复合材料

1、锆合金(Zirconium Alloys)

性能:耐强腐蚀(如盐酸、硫酸、硝酸),优于哈氏合金,成本极高(约为316L的10倍)。

应用:核工业(核反应堆管道)、化工(浓盐酸环境)的仪表法兰。

标准:ASTM B551(锆及锆合金无缝管)。

2、复合材料

玻璃纤维增强塑料(FRP/GRP):质轻、耐腐蚀,用于低压大口径管道的仪表连接(如液位计法兰)。

碳纤维增强塑料(CFRP):高强度、耐高温,用于航空航天仪表轻量化连接。

标准:ISO 10414(纤维增强塑料试验方法)、GB/T 1447(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性能测试)。

四、行业特殊要求材质

1、食品医药行业(卫生级材质)

必须符合:美国 3-A 标准(表面粗糙度 Ra≤0.8μm)、FDA 21 CFR 177.2600(无析出物)。

欧洲 EHEDG(卫生设备设计指南)、中国 GB 14880(食品接触材料)。

常用材质:不锈钢 316L(电解抛光处理)、食品级硅胶(密封件)、聚四氟乙烯(PTFE,无吸附性)。

2、防爆环境

铝合金(如 EN 1706 AlSi9Cu3):轻质、易加工,用于防爆仪表外壳(需表面阳极氧化)。

铸钢(如 ASTM A216 WCB):高强度,用于高压防爆法兰。

3、低温环境(-200℃以下)

奥氏体不锈钢(304L、316L):无低温脆性,符合 ASME B31.3 低温冲击要求。

铜镍合金(Cu-Ni 90/10、70/30):耐低温、海水腐蚀,用于 LNG 接收站仪表连接。

五、材质选择核心依据

介质特性:

腐蚀性:强腐蚀选 316L、哈氏合金;中性介质选碳钢或 304。

清洁度:食品医药选 316L(抛光),忌用碳钢(易生锈污染)。

温度压力:高温(>500℃):选镍基合金(Inconel)、陶瓷;高压(>10MPa):选双相钢、钛合金。

标准合规:北美项目:优先 ASME/ASTM 材质;欧洲项目:符合 EN/CE 认证;中国项目:满足 GB/HG 标准。

成本与加工性:低成本选碳钢、PVC;高耐蚀选 316L;特殊工况(如核电、航空)选锆合金、CFRP。

总结

全球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过程连接的材质以不锈钢(304/316L)应用最广,覆盖多数常规工况;极端环境依赖镍基合金、双相钢、钛合金;非金属材质(如 PVDF、橡胶)用于耐腐蚀或轻量化场景;特殊行业(食品、核电)需额外满足卫生或安全标准。选型时需结合介质、温度、压力及行业规范,确保连接的安全性、可靠性和经济性。

2025年5月5日 16:15
浏览量:0
收藏